七年级教案《女娲造人》
发表日期:2014/12/25 15:41:24 出处:本站 作者:姚明 有1619位读者读过
28 女娲造人
年级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想象和联想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3. 感受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想象和联想在本文的运用,激发和训练想象力。
2.感受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预学导航(学情检测)
(一)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2.体裁介绍:神话是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
女娲( ) 莽莽榛榛( )( ) 澄澈( )( )
揉团( ) 掺和( )( ) 绵延( ) 疲倦不堪( )
二、共学助行(活动设计)
(一)谜语导入: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谜底:人
你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你听过哪些关于人的诞生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人的诞生的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二)小组合作,复述课文
(三)研究探讨
1. 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比较看看你更喜欢那篇文章?为什么?
2. 在文中勾画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语句,分析女娲的形象。
答案要点:
3. 女娲造人的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答案要点:
学法指导: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4.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答案要点:
三、课堂总结
四、验学提能(达标评价)
1、请同学们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写完后请两三个同学读自己的片段,其他同学评析其中的想象是否符合要求。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大湖)。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五、布置作业
1.巩固本课词语。
2.完成《补充习题》和《评价手册》。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