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17/1/16 8:12:19 出处:本站 作者:李春武 有2331位读者读过
传统与创新并举,困惑与反思同行,在经历了新老校长交替的2016年,德育处在言校长的领导下,在各位汤中德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锐意进取,励志图新,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德育队伍
1.本学期德育处由李春武副校长主持工作,统筹、协调、制定安排各项工作计划、方案和负责活动的实施,唐华主任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科渗透等工作,李勇主任负责常规管理、团委、安全等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抓到底,避免出现管理的“真空”或推诿现象。
2.完善规章制定,规范班主任工作要求。在听取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德育处制定了《先进班集体评比方案》,作为先进班级评比的依据,强化班主任德育管理意识,又兼顾学科成绩,使班主任工作更具规范性和操作。加大班主任工作态度的考核力度,德育处布置的工作任务,采取过程监控和终端评价相结合,2017年将重新制定班主任考核方案,把常规管理、工作态度和育德做为重点工作,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拉开班主任津贴的差距。
3.依托班主任工作室,引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本学期经过选聘成立了以计爱俊、张雅菊、李娟、刘芳、陈惠娟和周慧萍为团队的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代表学校核心班主任队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其中张雅菊和刘芳老师分获江宁区班会课方案设计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016年学校创建成为全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实验学校”,2017年将在上述班主任的班级中成立2—3个“苏霍姆林斯基实验班”,开展苏氏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张雅菊老师代表学校在区班会课程化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计爱俊和刘芳老师在汤山片德育交流活动(汤山中学承办)中分别开设班会课,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4.建立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校根据需求,招聘约5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日常常规工作的督查、考评,有效地减轻了德育处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各班级实行设岗育人制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自主管理模式已进一步得到完善。
二、加强养成教育
1.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学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中小学生守则强化教育,先后两次对全校师生进行知识测试,有效地推进了“进头脑”教育活动,通过强化教育促进养成教育。
2.自11月中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从文明行走、文明用餐、文明用语、文明班级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生排队就餐、就餐时不打闹、文明行走、上下楼梯靠后行、文明十字用语、主动问候老师(来宾)、班级卫生和课桌整齐等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学期将继续强化巩固,使之逐步形成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初三(1)班高倩同学被南京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评为南京市“‘礼仪小使者’百优奖”。
3.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好预案,完善审批手续,10月10日,初二年级到石塘人家进行定向越野技能、野外救生知识模拟训练及团队拓展活动,初一、初三年级前往牛首山风景区领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自然,用文明的素养向社会展现汤中学子的精神,激发建设高富美强的新南京的决心。
三、优化育人环境
1.利用好橱窗、电子屏和校园建筑,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中小学生守则的宣传教育,把“进校园、进班级、进头脑”三进活动落到实处。利用班级外墙的展示区,开展每月一主题的手抄报评比、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领悟教育的内涵。
2.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特色班集体。考虑到教学楼即将于2017年9月拆除,本学期的班级文化注重精神文化的引领和建设,相对淡化了物质建设,在物质建设上要求各班三表上墙、设计班牌、完善图书角、丰富花卉区,布置(修补)文化墙。在精神建设上形成班级口号,应用于大课间跑操,激励学生的爱班情怀;制定班级公约,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创作班歌(预计第二学期进行比赛),凝聚班集体的精神,用歌声铭记班级生活。打造特色班集体,根据班主任自主申报及学校考核推荐,原初二(2)班(赵信梅)和初三(3)班(陈惠娟)被评为江宁区特色班集体。
3.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创设一个芳香的读书氛围,德育处根据南京市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选购书籍用于表彰学期末各类先进学生的奖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标、有计划地到德育处选取自己喜爱的书籍,并在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引领下,尽可能地使每个班都能有一整套的课外阅读书籍,置于班级图书角供学生轮流阅读,实现图书飘流功能的最大化。学校利用语文课时间,每两周开设一节阅读课,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根据各班级、各学生、各家庭的表现状况,经学校推荐,初一(2)班(庞立福)和初二(2)班(朱家玉)被评为江宁区书香班级;初二(3)涂菲凡、初二(6)班陈子仪、初三(6)班聂雨婷和周苏涵被评为江宁区书香少年;初三(2)班罗苏暄家庭、初三(4)班秦晓萱家庭和初三(5)班葛蕊家庭被评为江宁区书香家庭。
四、树立健康观念
1.体育工作。学期初开展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为96.89%;开展了第A届校运动会和冬季五项小型竞赛,展示了学生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和高素质的精神风貌;学校体育竞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男女足球队同时获得江宁区足球联赛二等奖、男子篮球队获区三等奖、乒乓球获女子单打第六名等荣誉。大课间活动时间增长至30分钟,每周三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为一小时。
2.卫生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课时间,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入“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参加健康知识在线学习测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积极开展上级主管部分布置的卫生工作:视力监测、防近月活动、体检上报、艾滋病宣传等相关工作,经教育局统计,2016年我校排名并列第23位,各项工作开展正常,排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3.心理健康。学校在街道计生办的合力建设下,有较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青春教育基地),但由于没有专业人员,故心理咨询室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每学期初,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排查,了解有心理健康障碍的学生,并成为此类学生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加强教育、管理和监控。本学年,我校李娟老师参加了南京市心理咨询员的资格认证,即将成为有资质的学校心理咨询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提供了人员保证,其案例心理辅导方案《我很闪亮——体像烦恼》获南京市第二届知心杯二等奖,
五、强化服务意识
1.关爱留守儿童。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调查,并对11名留守儿童建档立案,努力做到安全、学习、生活和活动四个优先,制度、结对人员、责任、评价和工作档案五个落实。
2.关心贫困学生。学期初,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晨会、校信通等向学生及家长发出贫困助学的通知,本学期共资助贫困学生36人,共计39600元,人数比去年进一步增加。
3.关注特殊学生。本着关注每一个,不放弃每一个的教育原则,我校开展了特殊学生(家庭贫困、身体疾病、心理障碍)情况摸底排查,把贫困学生纳入到帮扶资助名单中,报教育局统一资助,学校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助;对身体疾病的学生,告知体育老师,减少体育运动量;对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防止安全、欺凌等责任事件的发生。
六、形成共育合力
1.实行教师全员育人。利用教职工会议时间,开展师德师风学习,转变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行为,改变学生品行只是班主任份内事的观念,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
2.联合社会教育力量。11月汤山交警所徐道东指导员到校给初二(6)班开设了一节交通安全课;原定汤山司法所与南京某律师事务所到校开展模拟法庭教育活动,后因故未能实现;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3.开展家校合作教育。11月份,学校开展了家校合作教育活动,初一年级召开家长学校开学典礼暨家长会, 我校言明才校长和侯尔豹副校长分别作了专题代表学校和年级组作了重要讲话,江宁区家庭教育专家屈素丽老师作了《走出家庭教育误区,融洽亲子关系》专题讲座,各班级分别召开了家长会;初二、初三年级分别开展了家长接待日活动,学校总体要求家长到校数不低于50%,部分班级到校率达90%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努力,2016年我校荣获了“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的光荣称号。
七、明确安全责任
1.联合家长共抓学生安全。开学初,对乘坐校车的学生进行统计,并与家长签订学生乘坐校车安全协议,确保校车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乘车安全。每个月布置安全教育平台作业,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家长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掌握了如何保证孩子安全的相关知识。我校安全教育平台完成率达100%,排在全区所有学校前列。
2.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学校与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每位教职工的安全责任;与有机动车的教师签订校内驾使机动车责任书。做到谁的责任,谁负责,时刻提醒教职工“安全无小事”。学校开展校园欺凌事件的宣传教育、摸底排查等工作,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杜绝欺凌事件的发生。
3.抓好安全常规工作。每学期开学对灭火器进行彻底的大排查,对部分压力不足和已到期的进行更换,确保每一处和每一个灭火器符合要求,为学校防火安全做好保障。3月28日——4月1日,开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周活动,5.12日防震演练、119消防演练等相关活动,进一步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每周进行一次校园安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演练,每个季度开展相关纪念日的活动,确保校园安全。此外,我校今年再次被评为江宁区安全先进学校,陈惠娟和朱家玉老师被江宁区评为“全国安全教育实验区”活动先进个人。
八、开拓创新局面
1.重新构建《汤山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课程》方案获江宁区校本德育课程二等奖,规划《让节日生活弥漫德育的馨香》——汤山中学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课程方案,获江宁区优秀校本德育课程三等奖,力求打造汤山中学特色德育——“节日德育”,与“润泽课堂”相得益彰。
2.开展《基于民族传统节日的中学生文化自信闲暇教育》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整合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齐抓共同,分工合作的教育合力,形成校内校外德育相互补充的自主教育格局,目前正在申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十三五”总课题组的子课题。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1.本学期社团活动正常开展,但社团数量严重减少,致使每个社团成员近40人,且部分学生因无社团可选而被迫加入某社团,影响了社团打造的效果,也影响着教师授课进度。下学期打算再扩充两至三个社团,以减轻各社团的授课压力,提高授课效果。
2.自2015年12月成立班主任工作室以来,本工作室只有在有任务时,才被动开展研讨,没有主动地开展活动,机构形同虚设。2017年,力求主动开展相关活动,一是读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活动,至少两个月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二是成立2-3个苏霍姆林斯基实验班,践行其伟大的教育思想;三是外出研训活动,以前考虑班主任工作较忙,对外出培训学习没有作强制要求,故没有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主动要求外出学习,2017年,要求每个成员至少外出研训一次。
3.学校规划了班会课程化,并获得区教育局的认可,但本学期班会课开展没有计划性,甚至部分班主任因各种原因拒绝召开班会课,且班会课质量明显不高。下学期,德育处根据每月一主题的活动方案,规划出每两周一次的班会课内容(包括六节心理健康内容涵盖其中),加强检查,纳入到班主任津贴考核中,让上好班会课成为班主任的一项专业基本功。
4.本学期每月一主题活动没有正常开展,因为廉洁文化进校园创建、学生文明礼仪强化教育活动以及预计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没能开展,本学期除班集体建设月活动外,其它月主题活动都被挤占或冲淡。下学期按照学校规划好的月主题活动方案,如期开展。
5.本学期及之初,学校零星开展过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活动,以及开展《基于民族传统节日的中学生文化自信闲暇教育》课题,以及规划《让节日生活弥漫德育的馨香》——汤山中学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课程方案。下学期将着手编制汤山中学 “节日德育”方案参加德育创新奖的评选,若能获得认可,再逐步打造成学校的特色德育。
2017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