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年度评估>>校本研修>>正文

天天早读 天天有营养(11月)

发表日期:2020/11/26 21:24:12 出处: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作者:王燕 有1619位读者读过

天天早读   天天有营养

——记“云帆工作坊”理论学习材料(11月)

在云帆工作坊的QQ群里,每天都会收到刘所发的“天天早读”的理论资料,为我们的学员们提供精神养料,也让大家收益匪浅,这是11月的“食量”,供学习。

11月1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全息理论
全息理论是研究事物间所具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所谓全息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全息理论认为部分是整体的缩影规律,反映事物之间的全息关系的全息等式。它本质上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全息论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既是研究一般的全息理论,又研究一切科学领域的全息现象与全息规律。其主要观点: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
永和按语:“全息理论”反应的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相连相似关系:整体与部分、部分与分部之间,一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二是完全相似,相互影响的。一如我们的班级与学校、学科与教学、部门与整体等关系的分析与建设,完全适用“全息理论”。

11月2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推送):
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就是指培养高潜力青少年人群的精英意识与能力的教育方式。精英教育的特征,是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智力、强调受教育者的基础,才有机会受到精英教育。精英教育的划分,有机会接受精英教育的人占同龄人的比例很小,在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美国社会学家特纳将精英培养模式分为二种:一为美国式,即将选择过程尽可能地推迟,所有人都可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产生少数精英,谓之“竞争流动模式”;另一种以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为参照,即在文法学校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称为“庇护流动模式”。法国的精英教育特点体现在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之间,只有那些高中毕业会考的佼佼者,经过大学预备班的洗礼之后,才能登上大学这一通往精英的坦途。
永和按语:“精英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支撑国家高精尖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顶尖人才的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不矛盾,只是“精英教育”需要双向选择,一是自己愿意,二是条件足够。英美法都高度重视“精英教育”,只是选择的方式不同;6年前新加坡提出要强化“精英教育”,而有些国家片面学习西方的“大众教育”,强调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等;确实有事偏颇,因材施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少数“精英”受到“精英教育”不仅应该,而且必须。当下的中国需要“大众教育”,更需要“精英教育”。

11月3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规划得好坏可能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生涯规划有四个原则:一是喜好原则,需要是自己喜欢的;二是擅长原则,需要符合自己特长;三是价值原则,选择是具有价值的;四是发展原则,自己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有三大模块:第一是认识自我:学习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需要发展的心理因素;第二是认识环境:认识自己学习境况和未来职业世界  需要发展的心理因素;第三是能力培养:学习生涯规划、实践和调整生涯规划的能力。
永和按语:教育文化大多来源于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更需要文化,更容易打造文化,“生涯规划”就是一例。“生涯规划”有三个特征、三个要素、四个原则、三大板块。我有三个观点:第一,“生涯规划”的实施比制定更难;第二,“生涯规划”要“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第三,“生涯规划”也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完善。

11月4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教科书式
教科书式,网络流行语。形容规范、标准、无懈可击,完美到可以写进教科书里作为示范的行为或动作。2018年词语“教科书式”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2018年5月,有人上传了一段上海民桉警街头执法的视频。视频中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无论是执法程序还是现场指令等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样的规范性,被网民称为“教科书式执法”。随着视频的“热传”,“教科书式”也逐渐流传开来,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同时,语言运用中也出现了“教科书式耍赖”“教科书式下套”“教科书式坑人”等说法,这是对“教科书式”的反用。
永和按语:“教科书”,一般不是原始研究成果,而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教科书在材料的筛选、概念的解释、不同观点或学派的介绍,以及学科知识的综合归纳、分析论证和结论等方面,都应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特征。“教科书式”指的是“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做法与语言;反用“教科书式”则含有十分严密、没有漏洞、坏到透顶等意义。

11月5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是个政治概念。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只有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才能得以存在。因此国内外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也主要有两种范式:国际层面的国家认同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所谓国家认同教育通常是指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研究认为国家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政治、历史、文化、族群等多种因素复合的共同体,而这些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也影响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即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为个案,从历史、文化、族群出发,在理论上或者实证角度研究影响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因素。
永和按语:“国家认同”是建立在群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基础上的,而群族认同与文化认同因为宗族血缘与文化生活等原因,认同感比较容易建立;而“国家认同”并不轻易,因为政治、经济、大文化、多元传统等复杂因素,影响了“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但是,“国家认同”对于民族自立与繁荣富强至关重要。“地球村”“世界大同”是一个超级遥远的理想,是终极性目标;而现在还是民族利益至上,没有名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国家认同”的基础依然是群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要从核心价值观教育做起。而一味崇洋媚外的人,最终只能让自己成为乞丐,因为外国也有“国家认同”,不认你。

11月6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推送
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是西方政治学术语之一,指政治行为主体(人或政治系统)以某种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程度和可能性。政治能力有两类:第一,当政治主体是人时,政治能力指人们通过参加政治组织(如政党)和参加政治活动(如选举、竞选),影响和参与政治决策的程度和可能性,以及人们担任政治职位的可能性;政治能力与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实效、与政治决策和政治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对政治系统的竞争能力越强,他对政治过程、政治决策的影响就越大。第二,当政治主体是政治系统时,政治能力指的是政治系统的作用;当代西方政治学认为,政治系统有五种政治能力:提取能力、调节能力、分配能力、象征能力和接收或反映能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认为:提纲政治能力有四个要素:一是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三是加强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四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永和按语:“政治”(Politics)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就是行政党政治理。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政治能力”也是党政机关与党政人员应该具有的能力,特别是服务能力。有人不喜欢甚至反感“政治”,但是,没有人能够离开“政治”;没有正确而强大的政治,国家就会灭亡,民族就会遭殃,个人就会成为“难民”。这也是编者所以编辑这则概念的原因:政治面对整体,个体应该服从整体;政治需要成长,在发展中成熟,逐步完善。

11月7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坚毅人格
“坚毅”被美国教育部评为教育事业核心素养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近十年来,国外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Grit”,它指的就是这种人格特质:坚毅。坚毅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为长久目标付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是对这个目标保持一如既往的兴趣。“坚毅人格”作为一种个人特质,与自我控制、尽责性等个体特质高度相关,也与积极情绪、情感高度相关;它包含了对长期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如一的兴趣,具有持之以恒、专注投入、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整等性格特征。研究表明,高中生坚毅人格能直接显著预测其学习投入,在学习活动中会专注和投入。
永和按语:经过了多次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课程改革”,大量西方的教育理念引进我国,西方的教育民主、教育创新、主体教育、快乐学习等等,冲击着中国自古以来的“苦学”文化,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已经不再时髦。然而,中国一边狠批“应试教育”,一边经济在扶摇直上;日本搞了30年的“宽松教育”,经济从世界第二到了世界第三;教育不能决定经济,但是教育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苦学”不仅多学知识,还锻炼人的意志,培育优良品质。因此,在新时代,教育提倡“坚毅人格”的培养非常重要,对于中国来说非常必要。

11月8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需要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也有说七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行为动机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人性论和价值论。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低级的就越基本,越与动物相似;人的需求越是高级的就越为人类所特有。同时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即需求层次。另外,各种基本需要的出现一般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顺序,但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按照这个顺序出现。
永和按语: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因此,需要对于人来说至关重要。而需要又常常与“缺失”,与“不平衡”有关,因为“缺失”“不平衡”最能产生需要。从这个角度看,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包括共性需要和个性需要,特别是两种需要的结合点,对各种需要加以整合分析,我们就可能找到教育的“支点”。

11月9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目标取向评价理论
目标取向的评价就是目标评价,是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与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这里预定目标是唯一标准。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泰勒及其学生布鲁姆等人。目标取向的评价追求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化,它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因而这种评价取向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为了使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准确,将评价的直接目的定为被评价的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是否“达标”。这种评价简便易行,便于操作,因而一直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然而,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常常忽略人的主体性、创新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整个过程的价值。
永和按语:教育评价中,目标评价出现最早,使用最久,寿命最长;尽管人们也发现了目标评价有先天不足之处,也想方设法进行改革,于是后来出现了“过程评价”,关注教育的过程决定教育的好坏优劣;后来又出现了“主体评价”,评价以被评价主体发展为转移;但是,因为后来的“过程评价”与“主体评价”等方式问题更多,更难操作,大家赞美,无人使用。编者以为,目标评价更加科学,其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其它评价方式弥补,即以目标评价为主,综合运用其它评价方式,是当下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

11月10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立学”课堂
江苏南通,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一块教育热土,不仅创造了江苏“高考之最”,还创建了“立学课堂”,由南通教科院陈杰在《上海教育科研》刊文《李雪课堂的起源、内涵与基本特征》。“立学”及“立人之学”的简称;“立学课堂”从“立人”“立根”“立身”三个维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基本问题。“立学课堂”表现出素养导向的学材取舍,追求公平的教育伦理,灵动多样的学习过程,学大于教的评价框架。正如陈杰所说,“立学课堂”的提出,不仅拥有地域教育文化根脉、区域课改实践土壤,更表现立德树人的时代担当。
永和按语:“立学课堂”是我见过的比较优秀的区域性课堂改革基本范式,一是立足课堂,扣紧教学,瞄准质量,避免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漂浮现象;二是植根文化,紧紧扣住南通地区自从清末状元张謇实业兴国、教育兴邦以来,尊师重教成为传统文化;三是聚焦改革,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针对课程资源整合、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学方法的变革与课程评价的规划,体现时代特点;四是体现担当,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立学课堂”具有文化力、变革力、学习力与辐射力。期望南通能把“立学课堂”做到南京“个人课题”风生水起、风靡全国、经久不衰、教师欢迎的教改境界。

11月11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过程取向评价理论
过程取向的评价,以美国的斯克里文与英国的斯腾豪斯为代表,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行等全部情况纳入评价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简言之,就是强调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方法论上,这种评价取向既倡导“量化研究”方法,也给“质性评价”一定的位置。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受“实践理性”的支配,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这种评价取向的价值在于开始承认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对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给与一定的尊重。
永和按语:因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完全因果关系,而造成部分评价的失实;于是,在后来的课程评价研究中,开始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以及评价,讲究全过程、全因素、综合性评价,评价理念又先进一步。但是,这样的课程评价非常繁难,投入巨大,操作不易,因此,“过程评价”研究高校里面红红火火,而中小学评价却冷冷清清。我以为,在课程评价中,注意关注过程即可,注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问题,辅助目标评价,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11月12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纳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这次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强调: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教育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要;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平等;这三点是“全纳教育”的基础。所谓“全纳”,即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正规系统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它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与教育战略的变革与调整。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与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关注并满足所有学习者多样化需求的过程。而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永和按语:“全纳教育”是以民主平等公平为基础的教育理想,要以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来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均衡为指向的教育思潮。讲究公平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全纳教育”是不是就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则需要研究与实践。当下的情况是,“全纳教育”让一部人“公平”了,而另一部分人失去了“公平”,因为“公平”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而且,这种教育公平严重破坏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而违背了因材施教,“全纳教育”也难以达成教育公平。真正和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政府举办优质的特殊教育,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包括特殊儿童都受到良好教育。而现在的“全纳教育”已经显现出多种弊端,最重要的弊端就是大面积影响了教学质量;事实是,20年前韩国与日本就已经进行“全纳式教育”,把全部学校建造得有一模一样,教师4年流动一次,造成义务教育质量严重下滑。

11月13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主体取向评价理论
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这种评价取向认为,教师是课程与教学情境的“内部人员”,不只是评价的对象;而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是意义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评价取向反对量化评价,主张质性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为评价的根本目的。主体取向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交互性主体”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交互主体等就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根本特征。
永和按语:课程评价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目标取向的评价,二是过程取向的评价,三是主体取向的评价。开始研究教育评价、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不只是甄别。应该说主体评价确实又进一步,研究到评价的本质属性。但是,和“过程评价”一样,“主体评价”没有固定的操作范式,更需要实践智慧,非一般教师能够得心应手。然而,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对我们深有启发,成为我们修订评价的又一原则;特别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协商与互动,让教育教学评价具有人文性与激励性特征。

11月14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推送
教学评价三段论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也为总结性评价提供比较的基础。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评价找到问题,进而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永和按语:教学评价的发展,从目标评价到过程评价,综合两种评价的方法,可以说三个类型评价,而联系起来就是一个整体,我称之为教学评价“三段论”。它基于目标评价,需要有评价基点,还需要评价重点;她又基于“过程评价”,要考察过程的发展,即形成性评价,防止最终出错来不及修正。教学评价“三段论”就是辅助教学改革的一个“全周期”,属于“全周期评价”,更具有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1月15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推送

视网膜效应
视网膜效应,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当人们产生某种特别的需要或心向时,就会对需要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或不自然的去留意相关信息,而把那些与需要不相关的其它信息则无意识的过滤掉,从而产生选择性注意,这种心理现象别称之为“视网膜效应”。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 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相反,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永和按语:选择性注意的视网膜效应,既有优点,也有缺陷。第一,它的缺陷是,视网膜效应是由于个体内心过于关注或追求某一种事物,而使自己视觉发生偏差,不能全面地对待事情或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错误地分析、评价和判断。第二,它的优点是,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关注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优点也会越来越多。视网膜效应提醒我们:人都有优缺点,当我们关注自己的缺点时,就会更注意到他人身上有没有这个缺点;反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爱己才能爱人,便是这个道理。

11月16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故事思维
“故事”指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是人们用嘴巴说出来,并经过大脑和语言的双重加工的事。因而,故事是人类历史上被语言加工过的特殊事件,它可以不断加工,持续加工,深入加工,反复加工;正因为这样,加工故事的技能发展为一门极其特殊的艺术,这就是文学艺术。“故事思维”,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围绕某一核心形象,描述生活,化解难题,甚至于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思维就叫故事思维。如阿凡提的故事,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诉说他们对于国王、巴依老爷、家庭琐事、生老病死、冒险意外和与人交际的种种设想,解决诸多问题。“故事思维”的源泉:一是读书,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二是读网,现代网络是智慧的“集散地”,三是交谈与写作,在运用中激活与培养自己的“故事思维”。
永和按语:“故事思维”是高阶思维,必须讲究逻辑,关注来龙去脉;它是灵感思维,缺少灵感就会缺少灵气,就不能解决问题;它也是综合思维,一个能够指导生活、解决问题的故事,必须是有血有肉有骨架的。我的讲座之所以深受欢迎,除了有思想之外,还要有故事,有“故事思维”。

11月17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整理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商定发展目标的过程,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地发展。这种评价适用于对输入变量和过程变量进行系统控制所获得的最新经验进行评价。发展性评价的特点包括:一是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二是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三是注重过程的与情境的评价;四是关注评价对象发展的全面性;五是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六是关注个体差异;七是注重评价对象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是: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评价对象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永和按语:教育评价同中有异,“发展性评价”顾名思义强调“发展性”,为了发展,围绕发展,促进发展是其本质特征。一是确定目标与阶段性目标,二是设计工具与评价方法,三是收集资料与分析结果,四是考核发展与改进计划:这与其它评价异曲同工,只是“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评价对象的发展情况与评价计划的过程修订。

11月20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全球素养
全球素养,是能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视角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者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1988年“全球素养”概念最早在美国提出,2018年1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明确提出将全球素养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组成部分,标志着全球素养教育的实质性进展。“全球素养”有四个维度:一是具备分析具有当地、全球和跨文化影响重要议题和形势的能力;二是能够理解和欣赏其他个体视角和世界观;三是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有效沟通;四是有意愿为增进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四个维度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全球素养的概念;四个维度密不可分,并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个要素所支撑。
永和按语:“全球素养”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视角:全球素养等于核心素养,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的素养结构。二是狭义视角:全球素养等于国际素养,是以培育全球公民为目的,体现为学生的国际知识、国际技能、国际思维、国际理解以及国际执行力。这样,区别一下“邻近概念”,你就清楚“全球素养”究竟是什么了。

11月21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促进式教学
促进式教学,是指面对个性独特的学生对象,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促进”为主要方式,建构能满足学生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的一整套课程教学系统。促进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终身学习者,特别提出四条准则:指向学科素养,突出自我反思,亲历学习过程,彰显多元选择。促进式教学具有以下策略:亲历知识,融汇生活,转识成智,整合目标。促进式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尝试分层评价,锤炼基本学力,彰显独特个性,修炼崇高人格。
永和按语:“促进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个体的自身成长,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及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并为学生提供一种和谐的有利学生学习的环境与条件,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因此,“促进式教学”是促进者(教师)与被促进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合作。

11月22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主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即对认知的认知,强调主体的认知活动需要其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的相互作用。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 20世纪 70年代提出的概念。国内研究者把元认知要素分为三类: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 ,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面的认识。“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元认知监控”则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地监视 、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永和按语:“元认知”就是最根本的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比如,我们观察一个班上的学生,看看他是否进步,这是我们的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这种认知活动进行认知,进行考察,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我们的观察方式,体验这种认知是否科学有用,并对观察进行监控与调整。有许多教育问题不是出在我们教育的对象,而是出在我们的教育方式,所以,对教育方式的认知更为重要。

11月23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方法,它利用设计者的理解和方法,将技术可行性、商业策略与用户需求相匹配,从而转化为客户价值和市场机会。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它被普遍认为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的性质,能够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能够催生洞察力及解决方法,并能够理性地分析和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设计思维”这个词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随着人性化设计的兴起而首次引起世人的瞩目。在科学领域,把设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观念可以追溯到Herbert A Simon于1969年出版的书的《人工科学》。设计思维是一种方法论,用于为寻求未来改进结果的问题或事件提供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它是一种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或者说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思维形式,它不是从某个问题入手,而是从目标或者是要达成的成果着手,然后,通过对当前和未来的关注,同时探索问题中的各项参数变量及解决方案。设计思维以人们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为目标,依据文化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创意设计与实践。
永和按语:我以为,“设计”就是根据目标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设计思维”就是支持这一寻找解决方案过程的支撑性思维方式。设计思维也是指导学习的一种思维,设计思维的体验学习,是通过理解设计师们处理问题的角度,了解设计师们为解决问题所用的构思方法和过程,来让个人乃至整个组织更好地连接和激发创新的构思过程,从而达到更高的创新水平,以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建立独特优势。

11月24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认知冲突理论
认知冲突是指认知发展过程中原有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面对新知识或新问题,学习者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时,心理上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一旦当学习者发现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或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时,认知冲突就产生了。认知冲突最早出现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认知不平衡”观点。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在认知不平衡时通过同化或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认知平衡的,认知不平衡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也对认知冲突进行了描述:人类需要内在的一致性,在出现认知不协调时会不断调整建构新的认知以求得心理上的和谐。
永和按语:人的认知是一个从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一个根本不理解的问题的时候,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经验就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问题,认知冲突就产生了,心理也就不平衡了,于是自己就会需要解决或者解释这个问题,以达成新的平衡。因此,课堂上制造学生的认识冲突,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很好方式,《论语》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是很好地运用认知冲突的范例。

11月26日

天天早读(南京永和工作室)
心理学“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等;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这是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心的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1920年代,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
永和按语:“同理心”与“同情心”的根本不同在于,“同理心”是你痛苦我也痛苦,你幸福我也幸福;而“同情心”是你的痛苦与幸福我理解,但是我还是我。“同理心”其实简明通俗好理解:一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二是想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三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四是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五是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六是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

又是满满的一个月,也是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