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诵读学传”活动 彰显汤中队员风采
发表日期:2023/9/16 13:19:16 出处: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作者:李勇 有1465位读者读过
开展“诵读学传”活动 彰显汤中队员风采
——汤山中学“诵读学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团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五次团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优势,努力将“诵读学传”工作建设成为我校队员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品牌,特开展“开展‘诵读学传’活动,彰显岔路队员风采”活动。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运动100周年的重要契机,深入开展“诵读学传”工作,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三、活动时间
2020年6月
四、工作目标
1.坚持全员参与,常态化实施。按照“普遍开展、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诵读学传”工作。立足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将“诵读学传”工作贯穿学校团队工作全过程,定期开展活动,实现常态化实施。
2.构建工作体系,形成长效机制。遵循学校教育和共青团、少先队育人规律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分类指导和一体推进,构建全省中小学“诵读学传”工作体系。坚持活动引领与机制建设并重,形成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长效机制。
3.注重思想引领,打造特色品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中小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学生的精神支柱,将“诵读学传”工作打造成为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进行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和特色品牌。
五、活动内容
主旨内容。要准确领会和把握“诵读学传”的内涵,“诵”即诵先贤、诵英雄、诵模范,就是歌诵古今先贤、民族英雄、革命先烈,以及新中国成立、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读”即读诗文、读名著、读箴言,就是阅读经典诗文、名著和箴言,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培育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操、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学”即学历史、学传统、学礼仪,就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党史、国史、革命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广大中小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传”即传文明、传精神、传理想,就是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举措(做到“五个一、五个有”)
1.定好一个计划,有阵地。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诵读学传”工作的统筹安排,将其纳入团队工作计划,并与学校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相衔接,做好安排部署。结合现有的团队活动体系和活动内容、载体,制定好活动计划,努力实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每日有诵读。利用晨读、课间、午间、课外活动等时间,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积极打造“诵读学传”工作阵地,在校内团队活动室和其它有条件的场所开辟专属区域,张贴标识、展示活动、营造氛围,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不断提升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上好一堂课,有展示。各中小学校要将“诵”“学”等内容常态化纳入少先队活动课、团课、思政课和校本课程计划。借助语文阅读课、少先队活动课、班会课等载体,对经典诵读内容进行讲解、指导。结合共青团和少先队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升旗仪式、入队仪式、入团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组织邀请道德楷模、劳动模范、各行各业先进人物走进校园,讲述党史国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讲述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对面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心中有榜样、崇尚英雄、学习先锋。每年开展1次校级诵读大赛等形式的展示、展演活动,通过讲、读、吟、背、赛、演、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情操,增进家国情怀。
3.读好一本书,有感悟。各中小学校要结合“全民阅读”,定期开展阅读节、读书会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做好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经典诵读书目的推荐工作,并引导学生“读什么”“怎么读”,学习领悟中华经典精髓。鼓励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1本推荐书目的阅读,并撰写1篇高质量读后感,各校共青团、少先队要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读后感的分享活动,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做人的道理,把道德文章转化为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从小学习立言立德立行。
4.建好一个社团,有平台。各中小学校要发挥社团组织凝聚青少年的作用,至少成立1个校级“诵读学传”学生社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年级、班级组建相应活动团队、兴趣小组。社团要在校团委(校大队委)的指导下,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经常性开展活动。学校要积极搭建“诵读学传”社团的展示、交流平台,以音频、视频、书画等生动形式以及黑板报、橱窗、广播站、校报、校刊、新媒体等多种载体传播“诵读学传”工作的开展情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厚的育人氛围。
5.做好一项实践,有评价。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以节假日、传统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结合各类主题团队日活动和仪式教育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与人生对话”“彩虹人生”暑期“三下乡”等实践项目。通过寻访学习、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研学体验、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观察社会、体验国情,让学生在“知行合一”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各中小学校要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双积双评”积分入团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诵读学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诵读学传”工作是新时代我省中小学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共青团、少先队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市、县级团组织要做好活动的统筹领导和整体推进,把“诵读学传”工作纳入中小学学科德育体系,与思政课相互配合。
团教协作,形成合力。市、县级团组织要与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团教协作,按照文件提出的“五个一、五个有”工作要求,督促推动辖区内中小学校开展“诵读学传”工作。要积极争取扩大校外资源和活动阵地,加强日常工作指导,统筹规划、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常态化开展活动,确保“诵读学传”各项工作在学校和班级落地落实。
(三)立足实际,确保实效。各中小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把“诵读学传”工作贯穿于学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针对各学段学生身心特点,设计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载体,切实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实现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收获。
(四)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市、县级团组织要创新活动载体、扩大覆盖面,挖掘亮点、培育典型,打造品牌子项目,努力形成一校一品,创作生产“诵读学传”文化产品。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诵读学传”工作情况,要整合资源、借力发力,努力扩大影响力和参与面,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