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年度评估>>正文

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读篇三

发表日期:2021/3/23 17:57:54 出处: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作者:李娟 有1066位读者读过

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三)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理论假设基础上的研究,属于能够预知结果的教育“实验”,而不是不知道结果的“试验”。因为,教育改革对象是学生,所以只能“实验”,不能“试验”;因此,课题研究必须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做支撑。研究者必须找到能够支撑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才能证明课题的科学性——这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

21.新农村建设的文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必须把教育的发展摆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建设,而农村学校要加快发展,“科研兴校”是不能或缺的选择。

22.教育科学论

从艺术到科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即理性的态度和知识)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康德指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现代社会的教育,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结构上来说,都是非常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人的教育理论的自觉性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实践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从客观上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创新。

23.教育社会学理论

社会教育学是指以社会教育的观点并采用社会学的原理、方法,研究探讨教育的科学理论怎样使青少年能够正常发展,成为社会教育学的新的研究课题强调生活引导应以道德为基础,增加青少年的法律保护, 使其生活方式得到保证。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过程。(《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教育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的要求。

24.教育学班级管理的理论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从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活动管理等方面,根据班级组织的三个发育阶段,逐步建构“三全”式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级组织的建设。

25.心理学行为动力理论

行为动力理论是研究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和维持的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一切行为产生的源泉,而需要只有转化为动机才能成为推动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根据心理学的需要与动机的理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让班级管理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从而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班级的主人公。学生的需要就是行为的动力,就是学生真正成为班级主体的保证。

26家校合作教育理论

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 ,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部分。学生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是主要阵地,而家庭好社区也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反,学校、家庭、社区等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完整的教育。

27.刺激与反应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育教学就是刺激与反应的实践活动。科学家研究表明,采取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容易形成习惯化(负性学习)这与单调刺激容易引起抑制状态的理论相一致使人容易感到疲劳而多样化刺激,从不同分析器传入的信息轮换地到达不同的投射区所引起的兴奋和抑制,容易产生敏感化(敏感化是习惯化的对立面)。从年龄心理特点方面来说,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刺激意义,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性,这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奇,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28.适性教育理论

“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而不是某一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是“个性化教育”,是“人本教育”,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为: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贯穿教育或学习动机(需求)的产生,内容的选择、行为的实施(目标、进度、方法、手段和工具等)阶段。我们的教育应当着眼将个体放在所处的环境之中,将注意力从主体的缺陷转向对环境的适应,将学习目标定位于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坚持实用的、适合的教育,促进智障学生适应正常化的环境。

  1. 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德育过程中系统的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并重,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即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该原则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想道德行为的训练,教育学生将正确认识付诸行动,形成良好习惯和科学信念。在经常变化的生活环境、学习活动中,做到认识与行动一致,表里统一。“知行统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教出知行统一的学生,首先要有知行统一的教师。

30.个性化教育理论

个性化教育,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以马斯洛“心理潜能发展”、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为代表的心理学“第三思潮”,以科尔为代表倡导的“开放课堂”,以及伊利奇的“非学校运动”等为个性化教育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

编写:刘永和

核对:李娟

审核:言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