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年度评估>>正文
汤山初级中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共读活动材料(十一月) ——代表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发表日期:2023/11/6 7:59:48 出处: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作者:李娟 有1215位读者读过
汤山初级中学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共读活动材料(十一月)
——代表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摘 要:作家有自己的代表作,用“代表作”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与最高水平;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代表课”,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实力。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学研究陷入一个怪圈:让大多数教师观摩一个或者几个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一而再,再而三,优秀的依然优秀,观摩的继续观摩。为什么总是难见效果呢?因为观摩者与开课者个性与气质、基础与特长不一样,观摩者只能羡慕,难以移植。本文作者针对这一误区,提出教师打造自己的“代表课”,并从意义、特征、打造三个角度,阐述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工匠精神”认真打造自己的“代表课”。
关键词:代表课 专业发展 工匠精神
某项研究有代表作,那是代表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某个作家有代表作,那是体现着该作家风格特征与最高水平的文学作品;某个艺术家有代表作,表现着艺术家风格与水平的艺术品;那么,一个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代表作:能够体现自己教学风格与最高水平的“代表课”。而“代表课”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代表自己的个性,代表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别人的个性与风格,需要的是真正的“以己为本”的思想;二是代表自己的水平,代表自己课堂教学最大效益与最高水平,而不是所谓的“家常课”,需要的是“工匠精神”。
然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这两个特征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淡化,甚至被忽视。没有“以己为本”,没有以“这一个”为本的思想,就会造成教师的盲目学习,甚至是个人崇拜,于是因为个性冲突、风格迥异而造成教学研究低效。而没有“工匠精神”,没有扎扎实实的作风,就会出现粗枝大叶,出现“一片赞歌”等的浮夸教研。“代表课”需要教师个性,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于是,我用了3年的时间,在6所学校,带着68名骨干老师,开始了我们的教学研究、改造课堂的“工匠”之旅。
一、“代表课”提出的时代意义
我从教36年,其中20年的基层学校语文教学,16年的教育教学研究,上了很多的研究课,评了更多的公开课,无论是从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育研究的角度,不能不说我们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低效的,甚至是盲目的。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强化共性模仿,忽视个性创造;要求具有“这一个”独特个性的教师去模仿学习“那一个”独特个性的教师的经验,个性不同,特长迥异,“模”而不像,“仿”而不会;正所谓“江山好改,本性难移”;因此,别人的风格虽好,我却难以模仿,难以移植;于是,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层出不穷,花枝招展;而课堂里面依然如故,依然是“家常课”,死气沉沉。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不能不回应。
1.提出——源于教学问题
任何事物的改革与发展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代表课”的提出也有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两年前,我深入某个农村初中,担任了学校“教师发展班”的导师,除了指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写教育论文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改造教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设计——针对教学个性
“代表课”与一般公开课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公开课是要开设一堂花枝招展的,甚至是完美无缺的课,更加强调的是“共性”的规范精典;而“代表课”是为自己个性特长、教学风格而量身定做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更加强调“个性”的魅力张扬。因而,“代表课”的实验研究设计为三个阶段,针对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征,力图打磨个性鲜明的课堂代表作。
(1)符合个性的课前准备。首先,认真选择备课。要求大家慎重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宏观的理念、中观的策略、微观的细节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认真备课,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意设计。其次,写出“设计说明”。共有七个方面:我的教育理念、我的教学主张、我的课堂表现、我的设计模型、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设计亮点。限制字数,填写表格,并在上课之前发给听课教师,让听课教师对照“设计说明”听课,拉近授课人与听课人之间的距离,使听评课更具针对性。再次,准备课后检测。要求互评教师,根据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设计说明”,进行针对性命题,对随机抽取的5个左右的学生进行3分钟以内的抽测,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效益”意识,并作为同伴互评的重要依据。
(2)体现个性的课堂实施。“代表课”要求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风格。同时,由研修班和学校教务处进行“代表课”展示研讨的统一安排。有三项要求:第一,时间相对集中,听评课可以趁热打铁;第二,地点统一放在学校“录播室”进行,课堂录像提供给授课教师做反思之用;第三,有序安排听评课,导师全程听课,每天一名校长听课,每位授课教师安排一名同伴听课,为课后的四层评价做好铺垫。同时,欢迎其他教师前往听课,课后通过“QQ群”进行个别化点评。
(3)展示个性的课后研讨。交流研讨一般放在下午第3节与第4节课进行。先是授课教师“自评”,简单介绍设计主要意图、研究方向,以及实施反思。然后是“三层点评”。一是同伴互评。互评教师在课后检测的基础上,对同伴上课进行点评,侧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落实。二是校长点评。校长根据教学要求、一般规律对“代表课”进行分析,指出课堂的优缺点,侧重教学方式与方法。三是导师点评。风格印象、优势发挥、问题探讨、设计的建议、研究方向、课堂实录的整理、教学案例的写作等,侧重教学研究。这样的设计要求目的在于四点:授课教师及时反思,并为“他评”提供话题;同伴互评,要求教师认真听课,听懂课,会评课,说得出“名堂”;校长点评目的在于强化课堂教学意识,提升校长听评课的能力;导师点评主要在于“代表课”的总结与发展,并从研究的角度对“代表课”进行提升指导。
3.实验——找到研究方向
为了找寻“代表课”研究与发展的方向,作为研修班导师的我,选择两所学校进行了尝试。2015年上半年,在一所初中学校试上“代表课”余秋雨的《信客》,2015年下半年在一所高中学校试上鲁迅的《拿来主义》。我的教学设计依据的教育理念为“主体性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与创新性。我的语文教学的主张为“简约语文”,回归语文的工具性,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实施“粉笔教育”,展示一支粉笔教语文的魅力。我的课堂设计模型为“起承转合”,把课堂设计成四个环节,一线串珠,一气呵成。在课堂教学与课后研讨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究竟什么样的课是“代表课”,应该说清楚具体的特征,让教师设计与实施有明确的方向,让授课人清清楚楚地上课;二是需要教学设计的说明,上课之前发给听课教师,让听课人明明白白地听课;三是深化教学研讨,采用同伴互评、校长点评、导师建议等多层次评课,让授课教师多层面获取信息。
二、“代表课”特征的个性厘定
教师“代表课”一定是符合教师个性、体现教师优势、具有独特风格、规范而又有效的研究课,至少具有如下5个鲜明的特征。
1.个别性。“代表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自己个性的生动而充分的体现。“代表课”是课例中符合“个性”的个别化的设计,也是个别化的表达。每一位教师,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阅历不同、兴趣不同,因此,每一位教师都是不同的个体,应该根据教师的个性特征,设计并实施具有每一个教师自己特征的、能够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课,即“代表课”。“代表课”要符合自己的个性,顺应自己的风格,利用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师生和谐,游刃有余。逐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提到某种风格,就想起某个老师;提到某个老师,就想起某种风格;就像“字如其人”一样,让“课如其人”。
2.精典性。精典性是“代表课”重要特征;没有“个别性”,就没有鲜明的特征;没有“精典性”,也就没有“代表课”存在的意义。代表课要达到精典性的要求,就需要出处经得起推敲。首先是要符合教育法规,符合教育理论,符合素质教育,提升核心素养;其次,目标设定简明扼要,内容选择突出要点,环节安排流畅清晰,手段使用恰到好处,方法运用灵活多样,课堂用语准确精炼,师生合作互动交流,课堂气氛和睦和谐,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而这些要求都要基于教师的精典的设计与精当的实施。当然,规范性是精典性的基础,没有规范性,精典性就可能偏离方向。
3.研究性。“代表课”的代表性之一,就是具有研究的特点,具有学术的意义;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是找到实际问题,找到学科教学存在的“真问题”进行教学研究。文献研究必不可少,“代表课”必须有理论的指导和经验的借鉴;调查研究不能缺位,“代表课”需要对教情学情充分了解;设计研究最为关键,没有创意设计就没有“代表课”;行动研究确实保障,一个“代表课”必须通过行动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不断的反馈中修订,才能不断进步,日臻完善。没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就没有研究性与学术性,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代表课”。
4.“双主”性。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双边”;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则是课堂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只有教师主导有方有力,学生主体主动能动,课堂教学才能有序有效;这也是“代表课”所要追求的课堂样态。“双主”代表课,不仅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通过“代表课”,可以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人人有所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有最大化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5.创新性。“代表课”的核心在于创新,当然是基于自己个性特征、风格特长的创新,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的教学改革。目标制定的针对性需要创新设定,内容安排的恰当性需要创新选择,方法选择的灵活性需要创新设计,手段的使用实用性需要创新编排,师生的关系的平等性更需要创新思考,等等,这些创新都应根据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发挥自身教学特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而创新的目标指向是问题的解决,指向课堂的高效与师生的和谐。
三、“代表课”打磨的工匠精神
工匠们总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工匠的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磨课”,是一个一线教师喜欢的词语,也是基层教研的通常方式。和工匠需要雕琢自己的产品一样,教师“代表课”更需要精心打磨,需要多次打磨,而且是“全方位”的、“多对一”的个性化打磨。这种“磨课” 需要的是实事求是,需要的是精益求精,需要的是“工匠精神”。从课堂结构看,一节“代表课”应该从6个方面进行精雕细琢。我以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王滢老师的阅读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下简称《高女人》)为例,逐一说明。
短篇小说《高女人》,写于“文革”之后的 1982 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悲剧,属于“伤痕文学”。社会环境对于人物的理解非常重要,而学生对于“文革”缺少时代背景的认识与体验,带来理解的困难,这正是王滢老师想探索解决的问题。
1.突出的主题。明确而集中的主题,才是突出的主题。首先,“代表课”最好是一个主题:诸如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一个新知识,一项新能力,一个创新点,一个生长点等,聚焦重点,鲜明突出,一课一得,不蔓不枝。其次,“代表课”需要紧紧扣住主题,开始需要亮出主题,过程中紧紧抓住主题,最后还需要呼应主题;课堂环节起承转合,课堂实施轻重缓急,师生互动导议讲练,教学主题贯穿始终,教学过程寸步不离,教学效果才能鲜明突出,“代表课”才能脱颖而出。小说《高女人》的背景与读者的理解之间有距离,需要设计者打通一条“时光隧道”,让学生读者进入那个时代,身临其境,回到“文革”时期;让学生读者感同身受,感受人物情感与作者思想。于是,王老师研究课的主题定位于“书中有我”:教师与学生一道走进小说的情境之中。
2.精巧的导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某种角度说是有道理的。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为这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精巧的导入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对象等进行针对性设计。兴趣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视频导入,图片导入,考点导入,意外导入,故事导入,等等,“代表课”就是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一开始就应该把学生吸引住,带入课堂情境,带入知识殿堂。《高女人》阅读课这样设计导入:“我们习惯于男才女貌、才子佳人、金童玉女、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和爱情;似乎只有男子玉树临风,女子小鸟依人才是完美而和谐的结合。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冯骥才走近一对看起来很不协调的夫妻——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去看一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一对特别的夫妻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王老师采用强烈对比,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制造悬念,达成引人入胜的效果。
3.清晰的层次。课堂清晰的层次,不仅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学习并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因此,清晰的层次是“代表课”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清晰的层次首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必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应该可以是“三段论”,或者“四部曲”,抑或“五步骤”等;但是,设计清晰与实施清晰不是一回事,实施过程也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以课件标示,可以语言强调,可以学案区分,一定要求学生与听课教师都清楚,才能叫做层次清晰。《高女人》这节课设计为四个层次:
我们该怎样认识悲剧?——我在问题中;
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我在情节中;
什么造成了这个悲剧?——我在人群中;
如今悲剧还在上演吗?——我在生活中。
王老师的教学层次设计,紧紧扣住读者“我”与“悲剧”,一线串珠,一气呵成,层层深入,步步为营。
4.课堂的高潮。“代表课”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生动活泼的课堂,不仅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有需要富有教学创意、可以调节气氛的设计,就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两个“高潮”,而课堂的“高潮”又常常伴随着矛盾冲突而出现;让课堂具有起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避免沉闷,避免平淡。一段深刻的讨论,一次精彩的合作,一个热烈的场面,一种新奇的方式,能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高女人》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真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当面对高女人红肿的眼睛,人们目光躲闪;看到矮丈夫对患病妻子的扶持,人们感动,变得友善;——这是为什么?因为善良美好的人性在挣扎,在苏醒。这是一个深层问题,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经过讨论,观点碰撞,可以深刻领悟小说主题。深刻的问题,讨论的形式,精当的引导,可以造成课堂的高潮,留下深刻的印象。
5.回味的结尾。做事情讲究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做研究讲究善始善终,有开题有结题;“代表课”也一样,有了引人入胜的开端,有了层次清晰的过程,有了印象深刻的高潮,还应该有一个漂亮的结尾,让课堂余音绕梁,让教学回味无穷,让主题给人以启迪。首位呼应的结尾,意义建构的结尾,艺术创新的结尾,留有余味的结尾,趣味练习的结尾,等等,都是很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可以给“代表课”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所以,课堂的结尾也需要精心设计,最好能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高女人》阅读课的结尾,王老师这样设计:“极不协调的事情往往极其深刻,《高女人》这篇小说,就是通过‘不协调’来表现‘深刻’的;当下,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着‘深刻的不协调’;今天的作业之一,找出身边存在的一组‘不协调’现象,并指出其‘深刻性’。”课堂留下扣住主题又具有探究性的“长作业”,达到首尾呼应、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效果。
6.鲜明的特征。好课往往具有共同的特征,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灵魂多样的教学方法、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而“代表课”则更需要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特别是需要具有教师本人个性特点的、鲜明突出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样态,诸如优雅典雅的课堂、清新自然的课堂、和蔼可亲的课堂、互动合作的课堂、指挥若定的课堂、缜密思维的课堂,等等;这些都是“代表课”不同的个性的努力方向。长期以来,王老师的教学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也是她教学的风格取向。这节课的教学,王老师将发挥自己的“温文尔雅”的优势,和学生一道学习,做到娓娓而谈,和蔼可亲,优雅互动,美美与共;努力表现“书中有我”的教学主张。
教学改革数十年,之所以经验层出不穷,方法俯拾皆是,而教学改革效果甚微,经常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我以为,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以人为本”,没有“因人而化”,没有聚焦“每一个”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改革。在数年“代表课”打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没有“代表课”的教改,是难见成效的教改;没有教师个性的课,不是教师的“代表课”;没有教研的“工匠精神”,也不可能出现高水平的“代表课”。
“代表课”,应该代表着教学改革的时下特征。——我以为。
参考文献:
[1] 刘维涛,让工匠精神涵养时代气质——弘扬工匠精神大家谈[N],人民日报,2016年6月21日。
[2] 从易,呼唤“工匠精神”[N],南方周末,2016年3月25日。
[3] 于海杰,试论公开课的价值[J],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第30期。
[4] 杨文贵,变“磨”为“默”——让“磨课”家常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旬刊,2014年第1期。
[5] 安富海,公开课问题再审视[J],中国教学导刊,2013年第5期。
[6] 刘传霞,浅谈教师公开课[J],中学数学参考,2012年第17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