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活着”有感》
发表日期:2008/3/4 10:16:12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2350位读者读过
我喜爱的一本好书
——读余华的《活着》
江宁区作厂中学 黄海燕
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她还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练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除此之外,《活着》还荣获了台湾《中国时报》、香港《博益》好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多项大奖。甚至还有人这样评价:《活着》是文学爱好者的收藏极品!那么,《活着》到底是怎样一本书呢,它又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多的好评呢?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因为发烧而无钱无力及时救治,女儿变成了又聋又哑。接着儿子有庆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得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女婿二喜工伤亡故。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后,福贵与外孙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因吃豆子被撑死了。最后,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
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象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
这就是《活着》,一部用血泪写就的故事,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死亡故事。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的,《活着》无疑就是一个大悲剧。那《活着》打动了千万读者的是不是就是这份强烈的悲剧色彩呢?的确,很多人在读《活着》时,都为福贵所遭受的太多不幸而潸然泪下,心中油然升起对他的无限怜悯。但当我们翻完书的最后一页,在我们心里更长时间激荡着的,却是对“活着”二字的思考。
我们总在问自己为什么而活,余华在这里将答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我们为自己而活!他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福贵能在没有任何值得他牵挂的时候仍然活着,这时的他活着正如余华自己所说:“是为了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老人最后唱到“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最后的福贵在作者的设定下没有了任何事物的牵挂,他摆脱了尘世的喧嚣,看透了红尘的纷扰,他没有像有些人一样选择去远方找那些亲人来个悲剧式的结局。他活着,而且是坚强地活着,这样的结局决定了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整日都在抱怨中度日。他们抱怨工作太累、工资太少、物价太高、压力太大……一日又一日,就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以致于他们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他们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同别人争来的东西,却并不能让他们觉得幸福和满足。他们的生活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去读《活着》吧”,这是我想对他们说的。因为读完之后,我们会在心底由衷地感慨:活着真好!然后,云定风清,原先一切的复杂都归为了简单。
曾有评论说《活着》是一部平民化的《圣经》,我想,在表达对生命的关怀方面,《活着》与《圣经》的确有共同点,但这种体现在《活着》中的生命关怀显然更实际一些。《圣经》更多地以构建一个虚无的理想王国来给予现世的人们一种死后的安慰,这种安慰、这种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迟到的、终极化了的关怀。当“活着”都被剥夺了的时候,再光彩夺目的再博大完美的关怀与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或许余华正是深谙了这一点。同时,海德格尔“想死而生”的死亡观也深深影响着他,因此他更愿意自动去扮演一个残忍的角色,“死亡”只不过是他揭开世界残酷的工具,他的本真在于警醒你:死亡、苦难面前,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威胁,同时,活着之外的任何东西只不过是苍白的点缀!既然如此,那么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也许当这个问题呈现在你的脑海时,余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活着的时候你在思考着“活着”,你就有了活得更好的机会,遥远的、虚无的理想王国之于你也就逐渐失去了意义。余华对生命的关怀并未迟到,因此它不是终极的。
“天空没有留下一丝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并书写人生的苦难或绚丽,因而也许作家的真实价值正在于此。《活着》之于“福贵”是一部人生的悲凉史、活着的苦难史,他们得以从中窥见自己的并不渺小;之于千千万万的读者是一部启悟的人生哲书,它以先验的文字使人生的无法彩排成为可预演的现实,读者得以从中引发出对活着的思考。于此,余华的“残忍”背后暗藏的其实是一颗济世悯人的真诚的心,而《活着》正是他对生命不是终极的关怀的体现。
( 211132 南京市江宁区作厂中学黄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