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年度评估>>正文
教师学习《初中生心理特征及沟通技巧》理论学习
发表日期:2023/9/30 16:02:33 出处: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作者:李娟 有866位读者读过
教师学习《初中生心理特征及沟通技巧》理论学习
2023年9月30日,汤山初级中学李春武副书记开展主题讲座,《初中生心理特征及沟通技巧》理论学习,全体教职工参与。
初中一年级心理特征:
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
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
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
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盲目自卑、泄气,有从众心理。
独立性与依赖性开始统一,不愿让大人管,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时,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新鲜感和紧张感开始统一,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学科感到新鲜。
但不久后,由于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不同,使其感到紧张。
加强养成教育,注意心理辅导自我意识的教育、情绪辅导、青春期教育。
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及时间分配等。还要注意不要放任孩子不管不问,不要严管不解决问题。
沟通方法:
1. 关注适应性——从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教学的方法、生活的节奏都需要适应,适应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初一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成绩,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 新的习惯养成——初一是打基础的年级,不仅要打好知识的基础,更要打好学习习惯的基础,重视“养成教育”,就是让学生尽快养成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成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重要保证!
3. 重视基础知识——课程的难度是渐进的,所以通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都会觉得比较简单,初一不要追求“难度”和“进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学习、剖析和应用,只有基础牢固,才有可能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级心理特点:
此阶段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
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
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导致了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的出现,以及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增强。
沟通方法: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需要正确引导。
重视沟通——初二的学生进入到了青春期,比较逆反,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对一味地说教非常抵制,所以这段时间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孩子需要的心理疏导和正确观念的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心理轨道上发展。
学科内容加大加深,孩子此阶段学习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层,需引起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准备,鼓励孩子提前预习,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初中三年级心理特点:
对立性获得较大发展,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同老师平等的讨论问题,喜欢自己自由独立地组织、开展一些活动。
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自尊心大大增强,他们比初一、初二的学生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尊重与理解。
心理趋于定型,学习成绩相对稳定,初三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开始趋向定型。观察力接近成人水平,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思维活动已有抽象、概括的水平。
学习兴趣基本稳定,学习成绩亦开始相对稳定。教育者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成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同时,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升学紧迫感,并重视“补差”工作,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高中。
沟通方法:
需充分利用此阶段特点,培养和发展他们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 同时为中考做准备,与孩子一起了解当下学习情况和状态,设定目标,协商方法。
初三关键词“中考” :
初三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中考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不是对单独知识点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初三既有新课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
孩子需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突破,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三最重要的事情 :
1. 学好化学——初三新增化学学科,化学在整个初中阶段学习一册书,不管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如何,化学启蒙得好的话,很容易学得很好,新课程学好了,学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一个积极促进的作用。
反之,如果一开始不着急、不重视,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要花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补,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影响总体成绩。
2. 紧追不舍——初三年级,为中考复习留出更多的时间,学校老师会赶进度,课程讲得比较快,稍有懈怠就会比较吃力,很多学生出现“旧账还没补上,又欠了新账”的情况。
整体忙于应付,无法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到了下学期综合复习的时候,就会是一锅粥。所以,一定要紧追不舍、及时复习,化解疑难问题。
3. 查缺补漏——初中的课程已经学完了2/3,自己要有计划地开始针对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堆积到中考前夕。
利用开学初还不是最紧张的阶段,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识点在脑海中过一遍,把以前没有掌握的挑选出来,查缺补漏,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压力调节——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压力不全是坏事,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
家长需要多关心孩子,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给孩子帮助。他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撰稿:赵倩妤
校对:李娟
审核:言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