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的感悟
发表日期:2012/11/27 8:58:13 出处:本站 作者:计爱俊 有2720位读者读过
前一段时间学校给我发了一本美国作家考泽尔的《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我读了以后发现这本书尤其对像我这样一个刚步入教师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感触颇多,受益颇多。
对于学生们,我每天看着他们稚嫩未除的脸,都感到压力很大,甚是惶恐。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应该或者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在书中,我读到了作者所说的对孩子需要平等需要给予他们爱。其实对于这些,我也是深表赞同。对于所谓的“后进生”,调皮捣蛋还不肯学习的孩子,我都一直地坚持不放弃他们。正如《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是每一个做教师的最起码的底线,但却又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往往是说的简单,但要切实的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上又谈何容易?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份责任,是一种心态,更是一份承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真正想做到这样具有博爱的老师又是那么的困难。在班级有几十个学生,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我们老师很难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潜移默化。所以有时候我们老师难免有所偏爱,或者处理手法失当,会让我们学生对我们远离。因此,我想我们老师在坚持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信念时,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需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尽管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是一视同仁的,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是一样的重要。
其次,我们应该学着蹲下身和孩子平齐说话,学会倾听。孩子可能会因为来自客观和主观上的种种原因,也可能从社会上接触到消极的方面,变得叛逆异常,不管是对家长还是老师的教育,都油盐不浸。这是最最麻烦,最最棘手的!当然,这种现象客观存在,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我相信每个青年教师对这类学生都只能用“头痛”来形容了。那么这时候教师怎样对待这类孩子,从哪种角度,站在哪种高度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体现出教师的道德素养了— 弃之亦或是不辞劳苦的拯救?对待这类“问题学生”,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与之交流和沟通,传递爱的力量,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己并未被这个大家庭所抛弃所放弃。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不是居高临下的对话,而是真诚的关心,真诚的尊重。
作为教师,树立学生的自信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在学校中,学生
读过考泽尔的这本书后,我心中对教师这份职业不免又重新做了诠释,同时又有了进一步体会。都说教师是全天下最为光辉灿烂的职业,我更深知其中深刻含义。作为教师,我们身负重任,传道授业,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应将自己的这一职业,发挥到极致。现在的我是幸福的,我很享受课堂,很享受教学,很享受与我职业有关的种种,我要将这种幸福继续传递。但我明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容易,要做到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并且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如今我的教师生涯才刚刚起步,需要学习需要磨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我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但不管前方的道路如何泥泞,如何崎岖,我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块三尺讲台,那我就要在我所钟爱的生命舞台上演绎自己的舞曲,舞动一生。
计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