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学管理精细化 谋求质量提升新空间
发表日期:2011/8/31 16:52:13 出处:本站 作者:无 有1799位读者读过
追求教学管理精细化 谋求质量提升新空间
——汤山中学2011—2012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对教务处工作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发挥教务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扎扎实实开展教务处的工作,实施规范、科学、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探索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质量管理,向过程要质量。根据学校提出的追求“绿色质量”,打造“名师”队伍的目标,我们决定以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管、教学研究为管理内容,抓好各个环节,具体举措如下:
一、抓好教学过程性管理,提高管理的实效
1、渗透“清泉”教育思想,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全面落实教学课程计划,努力构建符合创新教育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学生学习效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教学中做到面向中下层,课堂上教好第一遍,在重视学生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起点恰当,容量适度,落脚点准,不仅要让学生学懂学会,还要强调学生当堂巩固,注重迁移、运用;复习突出“讲、练、评、补”四结合,强化答题技巧、答题规范训练。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法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各年级要定期举办学法讲座,组织学生课堂笔记、读书笔记、错题集的检查评比,更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之中,并且有计划地进行阶段小结,切实书写课后小记,促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切实抓好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努力发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要求、时间安排和习题训练等方面切实做到分层教学,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
2、继续实施教学监管制度,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将继续实施教学监管制度,(细则见《汤山中学教学过程化管理方案》)。要求: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课标、教材,认真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要研究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把教学“五认真”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一是认真备课,备课要在吃透课标、考纲、教材的前提下,强调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备好例题和练习;二是认真上课,要努力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杜绝废课,不讲废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作业要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任课教师和学生要建立错题档案,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目标达成度;四是认真辅导,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个别辅导,通过辅导实现培优拔尖和医瘸补缺两不误,同时要强化总分意识,科学合理配置各学科课时和辅导时间,防止在学习时间安排上的偏科现象;五是认真组织考试,要不断研究考试的模式与方法,从编制试卷、批改分析到整合讲评,都要以效果为落脚点。
3、强化集体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加强教研组建设,抓实备课组活动。积极推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开展备课组观摩和交流活动,抓实组内听课活动,对听课提出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备课组每周集中备课一次,组员不得无故缺席,全体教师以团结协作精神为已任,贡献个人智慧、寻求共同发展,服从组长分工,主动承担组内工作。按照《汤山中学教学过程管理方案》实施。
作业的布置量适中,作业的目的要放在通过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上,反对贪多贪难、食而不消, 作业必须对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基础性和概括性。对资料中的习题要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对参考资料的内容加以比较、适当补充。作业要分层,以减轻学生负担为根本原则。要自批、记病例、汇病案,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努力造就优等生,带动中等生,辅导“后进生” 。
本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区骨干以上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少于20节,校级领导不少于30节,分管教学校长和教务主任不少于50节。
4、加强业务精细管理,确保教学规范有序
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六个有效”(有效备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有效自学、有效补差);教学手段上抓好“五个关键点”(常考点、新考点、失分点、能力点、支撑点)。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常规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加大对教学常规管理和专项管理督查力度。
5、强化学科组织建设,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度;定期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加大学科教学研究力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和完善听课、评课等制度;加强学科内、外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市区同级学校的联谊,真真切切地在学科教学、考试研究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到互通有无,开展经常性的相互交流,确保本学期期末统测各学科成绩再创辉煌;同时要争取获得学校教科室与县教研室的支持与指导。
6、增强教学辅助功能,确保一线稳定有序
加强班级图书角、阅览室、实验室、投影仪的管理,将学校教学业务管理规定的具体专项要求落到实处,做到物品完好、维修及时、账册完整、记录齐全,为教学一线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教辅工作管理,教材分发、排课调课、制卷打印、考务安排、学籍管理、资料收缴等要严格有序,为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落实做好先行保证。
二、搭建成长平台 造就名师队伍
一所名校一定会有很多的名师。朱局长在报告中强调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今年的市青优我区在去、南京市全区排位第三,这是历史上所没有的成绩。纵观我校,虽然我们学校的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农村中学来说,并不落后,但是这些数字似乎与我们现在的发展不相符合了,我校也要“多出名师、快出名师”,我们有责任为教师创造有利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
1.教师自身要用心与付出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能成为名师核心在于教师自身的主动的自觉的努力。所有的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忘我的用心与超人的付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为名师要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的课堂,课堂应该是名师施展才华的主战场,名师要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驾驭教材,设计教案,生成智慧,提升艺术。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备课,反复琢磨,少一些花架,多一些提升学生思维的内容。课堂驾驭能力是一个名师的内功,更高的要求就是最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艺术。
教师自己要注重教科研。没有论文、案例这些学术文章获奖,想成为名师是不现实的。平时自己要注重积累,积累教研理论资料,参加了学习时一些启示要记在本子上,多阅读教育书籍或者是杂志,“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学习的人气质会更加高雅,生活会更加有味。
2.引领成长 机制激励
名师需要引领,有大师的引领,甚至可以少走弯路。我们学校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选派学校的骨干教师学习参观,将学习培训作为一种福利;也会尽可能地邀请区内的名师来校讲学,领略大师风采;同时我们会进一步做好最大“名师结对”工程,邀请区内的名师到校带徒弟,帮助我校教师成长。
三、抓好中考质量,追求“绿色质量”
刚刚毕业的初三年级的教学质量突破了学校的历史记录,甚至是打破了区教育局的历史记录,我们的质量不能下滑,要维持在高位发展上,很不容易。
1.继续实施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这学期,学校将进一步通过养成性校本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对每一位学生成长负责的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为学生一生的幸福与成功奠基,也为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奠基。
学校通过养成性校本课程,以学生五项综合素质为抓手,通过系统化过程,分年级实施这些养成性校本课程,通过各种平台活动,来培养达成这些能力和素养,寻找一条适应初中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路径。
学校通过养成性校本课程,创设出对学生成长及全面素质的评价机制,把加纳德多元智力理论运用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养成性课程实施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要把每个学生都要当成是成功者,竭尽全力为学生的成功创造出一切条件和机会。
2.追求“绿色质量”,提升课堂效率
我们的教师要认真备课,不允许出现不备课就走进课堂的现象,你这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这学期我们学校将继续实施教学监管制度,纳入绩效考核;在作业布置方面,自己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精讲精练;对于初三的教师要研究考点,(初三目标前五)要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有的放矢;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要形成合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谁能科学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谁肯定就抢占了质量先机。
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2011年8月